Pages

在Google Maps/Earth中涂鸦



 
 

zhqiku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5-5 通过 cnBeta.COM

感谢谷奥(google.org.cn)的投递
大家有想过在Google Maps上面涂鸦吗?可以划个圈在自己家的位置上,然后在边上用很帅的手写体写上"爷的家",保存下来发给朋友,想想就很爽啊。
Scribble Maps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Scribble Maps可以把Google Maps变成一个允许你自由发挥的白板。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英来网:英语学习的应用与交互平台



 
 

zhqiku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4-25 通过 分享网络2.0 作者:盗盗

englive 英来网:英语学习的应用与交互平台  By Web2.0 盗盗

英来网(Englive)是一个专注于英语学习的应用与交互的互联网平台,有着完美的UI和UE,以及强大的功能和应用。

英来网(Englive)是一个专注于英语学习的应用与交互的互联网平台,它为英语学习和爱好者提供了个人的词汇本、语句本、笔记本,行云流水的在线背单词,语句分享,维基笔记,还有同学同事好友列表,学习日历,博客Widget(博词)等若干有趣和实用的学习资源;同时,英来网还提供完整的Englive iPhone应用移植,为iPhone 用户随时随地的深入学习英文创造无限的可能。

3473643874 1d12734534 o 英来网:英语学习的应用与交互平台  By Web2.0 盗盗

相信同绝大多数的用户一样,我被英来网的首页深深的吸引了,不仅如此,整站的架构和设计都能够堪称一座完美的艺术品。是的,正如作者爆牙齿同学所叙述的那样:从首页开始,不遗余力的色诱用户;从首页开始,向用户拼命传达一个信息:你面对的将是一个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应用;无以伦比的UI和UE,无以伦比的功能和应用,从首页开始! 显然,此刻,我已经是深深的喜爱上了他们艺术品般的应用,尽管老实说,我可能会有比较少机会去使用他们的服务,但我想,我个人的因素并无碍于英来网在未来笃定会将海词远远的抛在后面;为什么我会提到海词?我觉得你一定有必要去看看爆牙齿同学的博客,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Web-log,你还会从中看到很多值得感悟的东西。天使投资在选择项目时候,相当一部分看重的是团队中人的因素,我看好英来网,一样的道理,是因为看好英来网有着一个难得的对互联网"坚贞不渝"的靠谱男青年,还是一位技术与文艺兼得的:) Good Luck 给英来和他们的团队!

17fav 收藏本文
Copyright © 2009 , 本文来自分享网络2.0, 该站内容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Google中国区域地图全面更新 商铺信息超详细



 
 

zhqiku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4-27 通过 cnBeta.COM

感谢匿名人士的投递
刚上Google地图查点东西,赫然发现地图跟前两天大不一样,除了字体(MS换成雅黑了)和配色的变化以外,最大的亮点就是提供了各大城市的超级详细的沿街商铺信息,小到一些平常不太注意的服装店或是餐馆都能找到,非一般的强大啊。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我的书房[枣读:130期]



 
 

zhqiku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4-24 通过 爱枣报 作者:了了

今天是2009年4月26日星期六,世界读书日第3天。为此枣读特别推出一期,由几位朋友来一起写写他们的书房。

无房亦读书(文/童剑)

从来没看过枣读推荐的书,偶尔为一两个听说过的书名窃喜不已,知道十本也最多只翻过一本……我就是这样读书的。可半夜了了突然约稿,要完成"我的书房"这样的题目,不得不说是一次残酷的审讯,脑袋里速速过一遍,除了沙漠,就只剩下无源无终的烟尘。

读书是王道,对个人或者世界,都应该算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由此,不读书或者读的少常常变成莫名其妙的压力,隔一段时间不在当当上花点钱就不甘心;买回来的书越堆越高,有一天想读,又面临选择困境,"已经那么久没读书了,终于下定决心,要挑哪一本才更值得些?"再或者,长期荒废之后难得读完一本,就很有分享的欲望,甚至多少带了点赎罪的快感。

什么时候,读书变成这样?在我的"书房"里也许就藏着答案。对于单身汉而言,我的书房也是卧室、储藏室、甚至饭厅。睁眼就能看见、伸手就能拿到,本该有十分亲密的关系。但总有种种借口,让书沦为最卑微的选项。
在这其中,原版的《未央歌》给我压力最大,去年入手,却只看到第一章,黄舒骏那首歌里蔺燕梅、童孝贤还没有出现。再诚实一点,因为台灯高度不够,好几次用它垫着倒是刚好。《遥远的乡愁》以及《地下乡愁蓝调》这两本看的最快,也是兴趣使然,看完后还下载了一堆以前不曾听说的民谣,听歌的时间跨度又回溯了好些年,对那个时代也徒增了几许向往。

最新买的一本是梁文道的《常识》,梁先生上月有一场讲座,见了本尊,比印象中要年轻很多。关于台湾悲情的讲述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散场后排队买了一本,没想要签名,倒是觉得如果把他的书变成口述音频倒是很不错,听着过瘾。那本原价买回的新作已被放到一边,权当捧场了。

最近在手里翻的是老六08年第一期《读库》,因为定了09全年的,再不看,恐怕欠债太多。那期读库里《耿淳的家与国》、《张謇和大生集团的命运》两篇写的尤其好,张钧先生的笔法常常让我酣畅之际又不得不停下来思索为什么这样写,而傅国涌先生关于张謇的详尽调查使我今天看到新一期三联封面的时候不禁莞尔,已经知道更详细的历史。

简单的几个例子,便可轻易证明读书的好处,但好事却往往容易被我们习惯性的放弃掉。这件事完全凭私人意愿,绝无可能立竿见影之功效,加上商业无孔不入,书蜕变成展示、推销或者证明的手段,读反倒是没有人在意了。

反过来说,如果以"读过几本书"这样的标准来检视,我倒是可以做反面典型,最近几天办公室疯狂订购《小团圆》,理由是《色戒》以及某部改编的电视剧很好看,我只能放弃和他们一伙;很早就听过齐豫和潘越云的《回声》作品辑,可直到要送一本给初二年级女生的课外读物,才开始犹豫三毛是否合适;哪怕是古龙,《七种武器》也是今年在手机里下载看的,起源于梁羽生逝世之后这个名字不断提起……浅薄吧,原来错过这么多,但我的坦诚至少说明听说过一本书和阅读它完全是不一样的,虽然如此固执的区分并且自我剖析看起来也没有多少意义。

成长中并没有对书十分痴迷、饥渴的阶段,但对于读书的种种好处却是了然于胸的。总是要留一段时间给书,总是应该放松下来和文字独处。混混沌沌中,几本书的存在总让我生出几许亏欠,几日假期以及下午阳光正好就成为朴实的期盼。依然如此"贫乏",所求无需再多,房间里,眼望去,堆着几本书便也觉得心安了。

流放在书房的小孩(文/小婧)

从记事开始,我就是被流放在书房的小孩。

书房里,只有三壁满满的书,有窗的一面墙下面是书桌和我的床。在上大学前的每一天里,我都要对着这黑压压的三面书墙,于是在清冷的睡不着的晚上,就会随手拿起不知名的一本,随意翻开中间的一页,抱着一盏暖橙色的灯就这么迷糊看下去。对于衣柜和梳妆台全部在妈妈房间这件事,其实,我一直很介怀……

这大概是我至今不能成为可爱小女人的根源。

书房里的书,是从爷爷开始的收藏,有繁体版的『西方资本论』,也有线装本的清代小说,有插画版的『李清照诗词全集』,还有油墨质地的『金刚经』,那种有些潮湿的年代久远的墨香,是会让人意乱情迷的。到了妈妈的收藏,就更多的是外国的小说了,整套的中英对照版『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还有整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有烫金花体标题的精装硬皮封面拿在手上就会心里也沉甸甸的。

至于那些属于我的,除了乱七八糟的散文集和文化手册之外,大概就是关于经济管理和营销类的各种译作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性格分裂般的爱上了文艺和商业这两类完全不拉杆的东西,在愤世嫉俗的有些孤单有些放纵的哥特散文中徜徉,然后又满身铜臭牙尖嘴利的把德鲁克奉为神人。

貌似我也曾寄望过,像『墨水心』里那样,所有被读出来的文字都有可能发生于现实,然而,事实也正这样发展着。我们读过的每一个故事,都以另一种形态表现发生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曾期望过的,曾害怕过的,曾欢喜过的,曾担心过的,都如命运般的发生了。或者,这也算潜意识的引导作用吧,又或者,我们可能其实也就活在书里。

住在书房的日子,像是活了很多不同的生命。投入的去看一本书,就会倒空自己,跟着里面的人去尝试他们的小情绪,然后凭空设计另一段相遇。于是在大学里,也喜欢在洋紫荆紫色的花瓣雨中,躲在图书馆一排排密集着的书架中找寻那种忘记自己的感觉。可惜的是,认真着静下来看书的心情,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难得了。

我不知道是我放弃了书,还是书放弃了我。抑或,从前的我们没有自我,于是容易沉溺于浮光掠影一样的书房,而现在,我们自己变成了一座书房。

于是,人生如戏。 

世界的一个角落(文/海蜇)

在写字的当下,我的左手边,便是高达一米,共有三排的书架。

最下一层是工具书、英语书、专业书还有《写作》、《无限接近于透明的蓝》、《魔灯——伯格曼自传》、《奇诺之旅》、《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还有若干花痴时候买下的小本子。

中间一层有口香糖、CD、橡皮泥套装、龙猫钥匙环一套、制图工具一套、地图册子还有装剪报和明信片的文件夹、大大的耳机一副。

最上一层有多年来积下来的信件、药盒子、各种耳机和数码产品的包装盒和保修单、各种宽大的小巧的写过两三页纸或者从来没用过的封面安静的笔记本、四年来积攒下来的课本——大部分新鲜得让我惭愧。

这该是每个正在住宿舍或者住过宿舍的人最熟悉的排布。

事实上,我很少把书买回来摆在书架上。心底里总觉得这不会是最后一站,所以总在期待,到了某年某月,终于安定下来,可以奢侈到拥有一间书房,那时候要自己动手做散发木头清香的漆白色油漆的书架,抑或者把书摆成墙壁或者楼梯的形状,累的时候便可以靠着入睡。

也因为这样的念想,所以只能花大把时间泡在图书馆看书。说起来,我算是对图书馆有偏执热爱的人。坐在里面发呆也是常有的事,看窗外的日光幻化成金色细线,密密麻麻织满全身,是安心温暖的。图书馆是可以将时间的流动和质感封存起来的地方。越是安静,越是沉默,越有巨大的空间和心力去体验时间一分一秒是如何清楚度过。在未被生活稀释过的浓稠的感触中,得到稍稍的慰藉,为那些尚未被匆忙摧毁的矜持的美感。

窗外下大雨,在听《日光》。任何一处可以供我们喘息休息的地方,都值得为之奋斗。一间小小的书房,好吧,我也该为此努力。

悬空的书房(文/了了)

其实,到现在,我从来就没有过书房。

小时候,家里有八间房子,再加几间厢房,但农村家庭,不知为何,东西总是很多。我一直和奶奶住一间屋。那是正房,当然不可能放书。我的书都塞在抽屉和箱子里。

之后四处求学,宿舍即是卧室,几个人一个房间,各方面条件都不允许,也没敢买许多书。开始较为疯狂买书是在北京,终于混到了自己一个房间,学校周围又有许多书店,温饱之余,剩下的钱大多都流到了那里。

很快地,学校提供的书架、书桌已满足不了要求。就买了一个五层,但比较窄的书架,再加上别人送的两个小书架和一个多功能架,总算勉强能放下自己的书,而这个地方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新的单位,依然是宿舍。连书架都没有,只有两个大衣柜,每个内部分成5个格子。衣服放在下面格子里,一部分书委委屈屈地平放在上层,剩下的则被分别关在电脑桌的橱子和床头柜里。

我把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的书放在一个格子里。红尘种种使这两个本来最应该彼此守望、相知相惜的兄弟分离,死后,他们应该在一起。

三联的书占一个格子。每每检视,不知在哪里就能收获到些许回忆。那几年煎熬里偷来的时光与欢愉,那些人,那些事,是我至今不能忘的美丽。

衣橱最上格放的是朋友出的书、朋友或我自己做的书和其他对我而言有特殊意义的书。纵或不常翻动,但心中终归是念着的,虽则也只不过是念着。

外国小说、中国文学、艺术类书籍各占一格子。外国散文放在电脑桌的橱子里。一个床头柜里是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和孙犁先生的耕堂劫后,另一个是买了要看还没看的。而床头最近在看的是赫拉巴尔的传记三部曲。曾经有一度,自己吓自己,想着应该把最重要的书放在手边,万一发生火灾,抱着就跑。现在不过是一笑而已。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有属于自己的书房。记得某大家很洒脱,人家的脑子就是书房。愚笨如我,还是渴望有这么一天,有一个小空间,盛放我的书架和我的那些书们。

—————————-关于征文的补充说明————————————————-

4月15日,枣读登出了一则征文启事,至今已收到不少朋友的投稿,感谢朋友的参与。本次征稿将长期进行,所以请朋友们不要着急,我们会从中挑选出优秀的文章,在枣读栏目登出。另外,也请朋友们注意,所投文章需满足征文启事的要求,尤其注意的是,因为枣读是一个原创性的栏目,所投文章之前不应在其他传统及网络上发表。谢谢大家!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潜在消费者



 
 

zhqiku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4-23 通过 MBA智库百科 - 新页面 [zh] 作者:Cabbage

'''潜在消费者(Potential Consumers)'''
==什么是潜在消费者==

  '''潜在消费者'''是指当前尚未购买或使用某种[[商品]],但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有可能转变为现实[[消费者]]的人。生产经营企业应该特别重视这类[[消费者]],因为他们是[[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在竞争中保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潜在力量。

==潜在消费者定位的方法==

  '''1. 寻找空当'''

  [[价格]]是潜在消费者大脑里最容易理解的空当,也最容易去填补。

  [[哈根达斯]]引进了一条最昂贵的冰淇淋生产线,让其[[品牌]]建立起了"高价"冰淇淋的[[定位]],从而使哈根达斯几十年来获得了持久的[[营销]]成功。

  同样,[[喜力]]在啤酒业,伦布兰特在牙膏业,依云在矿泉水业,奥维尔·雷登巴切在爆米花行业,[[劳力士]]在手表业,[[梅塞德斯]]-奔驰在汽车业,都是以填补高价位空当而成功的。

  低价位是消费者大脑里的另一个空当。比如[[沃尔玛]]和[[西南航空]]等品牌正在低端做得热火朝天。

  '''2. 创建新的产品类别'''

  有时在消费者大脑里没有明显的空当,那你不得不自己创建一个。这就是[[定位法则]]中讲的:"如果你不是第一,就创建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新品类。"

  比如,佳得乐是第一个运动饮料,能量棒(PowerBar)是第一个补充能量的巧克力条,[[红牛]]从中得到启发,它是第一个补充能量的饮料。

  但是得注意,你不仅需要给你的品牌起一个好名字,还必须给你所创建的这个新品类起一个容易理解的品类名。

  比如,瑞玛(Zima)是第一个……什么呢?[[产品]]的[[标签]]上说是"清麦芽",但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电视广告]]也没帮上什么忙。"里面是什么?"酒吧间的男侍者问。"是个秘密。有不同的东西。"穿白西服戴黑帽子的销售员回答道。可想而知,瑞玛会卖得好吗?

  '''3. 把自己定位为第二品牌'''

  消费者喜欢选择。你可以通过给消费者一个与[[领导者]]不同的选择而成为强大的品牌。

  不过什么[[战略]]才能成功建立起第二品牌呢?一般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生产]]比领导者更好的产品,虽然我们没指望能超过它,但可以牢牢站稳第二的位置。"这是最差劲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消费者头脑里,领导者已经占有了它们生产这个行业最好的产品的认知了。你说你比它好,那你怎么不是第一?

  那你该怎么办呢?与领导者对立!

  [[可口可乐]]是年纪大的人喝的可乐,[[百事可乐]]就定位为年轻人喝的可乐。李斯德林漱口液能够杀死口腔细菌和消除异味,但它本身有股难闻的药味,于是斯科特就定位成味道好的漱口液而成为第二品牌。[[家得宝]]是家具卖场的领导者,但它的走廊太拥挤了,[[货架]]太高,得爬上爬下拿东西,更适合于男人,于是Lowe's就以整洁的规划和宽阔的走廊成为女性消费者喜爱的家具卖场。

  '''4. 聚焦成为专家'''

  在美国的每家咖啡店都卖咖啡,但除此之外,它们还卖汉堡、热狗、法国炸鸡、苹果派、油炸圈以及十几种其它食品和饮料。你要扩大生意是卖更多的东西呢还是减少?

  看看[[星巴克]]做的,它只卖咖啡,成为当今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再看,[[麦当劳]]聚焦于做汉堡,生意遍及全球;Dunkin' Donuts聚焦于做油炸圈饼,是世界最大的油炸圈[[连锁店]];[[赛百味]]则聚焦于做潜艇三明治,它的连锁店在美国已经比麦当劳的还多。

  在与通才品牌的竞争中,专家品牌总是赢家。

  '''5. 创建[[渠道品牌]]'''

  你也可以通过填补[[销售渠道]]上的空当来定位品牌。比如L'eggs是第一个专为[[超市]]推出的连裤袜品牌,现在它是美国销售最好的连裤袜品牌了。保罗·米切尔则是通过聚焦于专业美发沙龙这个渠道,而成为[[价值]]6亿[[美元]]的护发和皮肤护理品牌的。

  今天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创建品牌的机会,像[[亚马逊]]([[Amazon]])、电子海湾([[eBay]])、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Schwab)等网站都是一些成功的互联网品牌。

  '''6. 创建性别品牌'''

  有时你可以通过把焦点集中于一半市场而成为一个大品牌。比如:

  "[[万宝路]]"通过定位成第一个男性香烟而成为大品牌;

  "Virginia Slims"则以第一个女性香烟而成为大品牌;

  "Right Guard"定位成第一个男性除臭剂而成为大品牌;

  "Secret"则通过定位成第一个女性除臭剂而成为大品牌。

==潜在消费者的分析==

  对具体的某个企业来说,只有当这些消费者确实有可能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劳务时,才可能称之为潜在的消费者。因此对潜在消费者的分析:

  '''首先要判断本企业在[[经营战略]]方案设计中所拟定的产品或劳务品种是否符合[[消费需求]]的一般趋势。'''

  产品或劳务品种如果不符合一般的消费趋势,那么尽管你想尽办法在产品[[质量]]、款式、价格、[[广告]]宣传、[[促销]]等上动脑筋,其收效也不会好;反之,如果符合了消费需求的一般趋势。其产品或劳务就可能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是潜在消费者总量'''

  与企业对本[[企业产品]]或劳务的广告宣传、介绍、示范使用有密切的关系。做好这些工作,人们才可能熟知这些商品,才有可能大规模地购买这些商品,因而才有可能争取潜在消费者,并使之变成现实的消费者。

  '''再次是优质服务。'''

  与广告宣传同等重要的是产品售后的优质服务,它不仅能够起到维护本企业产品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作用,而且同样可起到招株[[顾客]],树立[[企业信誉]],扩大产品销路的直接作用。
[[category:营销术语|Q]]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中国一汽首次以自主品牌阵容亮相国际车展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中新网即时新闻 on 4/19/09

  中新社上海四月十九日电(记者闫晓虹) 在明日举办的备受瞩目的二00九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中国汽车"领头羊"中国一汽将携解放、红旗、夏利、奔腾等二十二款自主车型首次以自主品牌阵容全新亮相,其全面、规范、统一的整体形象引人注目。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庄子》道论发微 - 拙风文化网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庄子》道论发微
拙风文化网, China
"一"作为宇宙万物之始,就是"无"或"道"本身,亦即那个"有物混成""混而为一"的具有物质性的浑沌一体的气。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泰初之时只有它一个,它是天地万物之所始,故称为一。道之为数,既是第一,又是唯一。所以古书当中既有就其前者即其为形变之始而论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中国经济,“V”? - 金融界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中国 - Google News on 4/17/09


腾讯网

中国经济,"V"?
金融界, China
这种缓缓降落的姿态也给中国经济是否触底留下了争议的空间。 发电量,进出口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我们已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犹如尘埃飞舞,在明灭变幻的光线下难以正确显影。如果它们落定,给中国经济拼出的会是V,U还是W? 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 ...
宏观企稳微观仍弱 一季度中国经济"结果好于预期" 凤凰网
中国经济二季度预期V型反弹 搜狐
外媒:中国经济最糟糕时刻已过 将率先步入复苏 中新网
21CN - 证券之星
all 3,754 news articles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How To Build Your Self Confidence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Dr. Anthony Fernando's Dare To Dream by anthony on 4/8/09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s to achieving your goals in life is to develop a strong sense of self confidence. This does not however involve becoming loud or arrogant. On the contrary, people with genuine self confidence are usually calm and self assured and do not need to 'big note' themselves.

confidence

Here are my top ten tips for building your self confidence:

1. Visualise Yourself As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Each morning spend a few minutes visualising yourself as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Think about the way you dress, the way you carry yourself and the way you interact with other people. Seeing yourself as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come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building self confidence.

2. Self Confidence Statement

After visualising yourself as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rea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out loud:

"I know I have the ability to achieve my major goal in life. Therefore today,
I demand of myself persistent and continuous action towards achieving my goal"

Reading this statement out loud is a great way to start your day in a confident state of mind.

3. Dress Well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instantly improve your level of self confidence is to dress well and to make the decision to always be well groomed. This does not mean you have to go out and buy a whole new wardrobe. Instead, just focus on gradually building up a small collection of good quality clothes. Also remember that simple accessories such as a tie clip or necklac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to the way you look and feel.

4. Positive Posture

Another powerful way to build your sense of self confidence is to stand up straight and lose the slouch that many of us have acquired over the years. While you may be able to make a change to your posture by simply becoming aware of it, the best way to make a long lasting change to your posture is to practice yoga or pilates.

5. Move With Purpose

A simple but effective tip for increasing your levels of self confidence is to always move with a sense of purpose. In his book '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 David Schwartz recommends walking 25% faster than normal. Having a spring in your step lets people know that you hav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and actually makes you feel more confident as you go about your daily business.

6. Become A Participant

Have you ever noticed that in most meetings or groups, people immediately head towards the back of the room so that they can remain as inconspicuous as possible? A great way to increase your visibility and sense of self confidence is to make the decision to always sit towards the front of the room and be a participant. When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 - don't be afraid to say it.

7. Connect With Confidence

Another way to quickly improve your self confidence is to practice making a strong first impression. When you meet someone face-to-face, look them directly in the eye, smile broadly, shake hands firmly and say, "Hi Jim, nice to meet you".

Similarly, you can sound more confident on the phone by answering, "Good morning Carol Jones speaking" instead of simply saying "Hello…"

8. Build Your Success File

Occasionally your self confidence will take a hit when something doesn't work out the way you hoped.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repair your self confidence in this situation is to keep a folder outlining your past achievements and successes. You should also include any positive feedback that you've received from others.

As you review your success file and fill your mind with positive comments, your doubts and insecurities will quickly disappear and your self confidence will be restored.

9. Preparation

The BIG secret to being self confident that people rarely talk about is - preparation. The more you prepare and practice for an event, the more self confident you will become.

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an upcoming event, use your apprehension as a stimulus to take action and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The simple but powerful truth is that self confidence grows through repetition and experience.

10. Toastmasters

My final tip for developing self confidence is to join a Toastmasters group.

Toastmasters is a non-profit organisation that helps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develop their public speaking and leadership skills. In my experience Toastmasters offers a safe and relaxed environment to 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develop the invaluable skills of being able to think on your feet and speak in public.

So there you have it!

If you implement some or all of these 10 techniques you'll gradually develop a greater sense of self confidence which in turn will help you to pursue and achieve your most important life goals.

Until next time,

Dare To Dream!

Anthony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选书心得 by twinsenwu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无为居 by a@b.com (阿虫) on 4/11/09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注意力短缺的时代,读什么书,怎样读更有效是每一个知识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今天分享一下如何选书
由于书的出版数量太多,作者写作品质参差不齐,而人生而有涯,所以我们只应该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如何界定呢,下面按重要程度递减给出我的参考标准-看作者背景:作者是否在该领域有第一手实践经验,而非理论家或评论员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油画《春天来了》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个星期,上海的气温终于回暖了,有了春天的气息。

这让我想到了一幅油画,袁庆一的《春天来了》。

自从读大学的时候,在《中国当代美术史 1985—1986》(高名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一书中,看到了这幅画,我就一直无法忘记。

(图片说明:油画《春天来了》。作者袁庆一,1960年生,湖南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1987年留学日本,现居法国。)

它是1984年的作品,据说在1985年的《国际青年年美展》上展出时,曾经备受瞩目。但是,如今也无声无息了,就连上面这张图片,都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它翻拍自一本80年代黑白印刷的杂志,可能是目前网上唯一留存的影像了。

=====================

油画的画面很简单,就是一个青年的侧身。

他身上穿着毛衣,一旁的暖气炉已经盖上,这表明冬天刚刚过去。屋内的陈设非常简朴,近端是一张木桌和两把椅子,远端的另一间房间里则是一张单人床。除此之外,屋里就没有其他东西了,显得空荡荡的。种种迹象都在暗示,这个青年的物质条件很艰苦。

但是,我们注意到,木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的一只苹果。这仿佛就是他一天的食粮。

阳光从外间的窗户中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影子,让观众禁不住遐想,室外一定是明媚的大好春色。青年站起了身,不再埋头读书,凝视着阳光照进来的方向,若有所思。

油画的标题是《春天来了》。是啊,春天已经来了,可是他为什么不愿意走出房间呢?他到底在犹豫什么呢?

我问自己……

P.S.

顺便说一句,另一幅我念念不忘的中国当代油画,就是朝戈的《敏感者》

(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清 明 心 景 说 古 今

原文:http://www.nongli.com/doc/0504/05114019.htm

清 明时节雨

清明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
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
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
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
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
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
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
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
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
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
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谆谆教诲,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
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 牧

严冬过去,春风又绿江南。
清明时节,杨柳绽芽,桃花绽开,
小草青青。大气洁净,“洁齐清明”。
清明清明,正是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为什么“断魂”呢?

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冬后生命的篷勃生长,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亲友。
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吟咏清明的小诗,
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可见古往今来,
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
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
下一代不断成长,上一共不断地老朽,
不断地死亡,这是生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



在这里我们尽情道出对亲人绻绻的思念,
洒下所有的泪,回忆不再是生活的负担。
在这里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
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在这里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
只要心中有爱,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清 明 祭 祖 古 今 谈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
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
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 . 严延年传》载,
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
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

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
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
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

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
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
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
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
有的称"前三后三";
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
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
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因此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

不少海外侨胞、华裔,也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自古以来,
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
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
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 明 节 习 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
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
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 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 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 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
春阳照临,春雨飞洒,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 风 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梦 思


清明,其本意是指天气清彻澄净,透明度高。
后来,它又引伸到政治和思维领域。

清明又指政治有法度,社会有条理,社会公正,赏罚分明,
用人唯才唯德,不唯亲,官员不腐败,不受贿,
不买官卖官,不收受红包,等等,这种政治状况称之为清明

《诗经》上说,“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意思是说,商朝腐败,周朝伐纣,使社会清明
清明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思维清晰,推理严密。
古人认为,静则生慧,虚壹而静,则思路清楚,
这种思维状态谓之清明

清明,也是指春天的一个节气
一般在4月5日左右。此时正巧黄经15度。

清明得名,是因为此时草木萌动,大地泛青,
大气洁净,因此称为清明

古人说,清明
三月节,物至此时,
皆以洁齐而清明
清明时节,地温升高,草木萌动,
在北方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在江南则杨柳绽开,桃李芬芳。

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
江南有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前后种的树成活率很高。
清明在江南也是开始播种的季节。
农谚又云“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总之,清明是大地复苏、万物萌生的季节,
也是农业上播种耕耘的季节。


赏 花 时 节 在 清 明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
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人们从萧瑟的冬天过来,
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命的感悟,以美的享受。

因此,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许多清明诗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
宋朝有一位诗人陈与义所写的《清明》诗,就洋溢着春的气息。



清 明 诗 之 一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诗里说的,春风吹来一阵阵游春人的喧闹声。
诗人也许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
是坐在家里度过清明这一天的。

他看着春天明媚的阳光,
直到落日收尽了它最后的一沫晚霞,
他感到春天太美了,微风中杨柳袅娜多姿,
百花盛开,一切都是那么地美丽姣好。


清 明 二 绝 之 二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


这首诗写的也是清明节人们户外游乐的情景。
少女们头上的髻,就像黑黑的乌鸦。
她们赶蝴蝶,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玩得真痛快。
东风像是春天的使者,把一株株树都装点得花团锦簇。



清明是人们赏春、游春的大好时节。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
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的愉快心情:

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
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


李氏园林位于洛水之滨。
全诗意思是说,清明后就要暮春了,
快快游赏,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

如此美好的风光,我们可以尽情地观赏,
这是不需要大自然批准的,不必传话给它。

自然万物,如天上明月,山间清风,耳得之为声,目遇之为色,
无论穷人富人得意人失意人,大自然一样畅开胸怀,
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尽贡献。每个人都有欣赏的权利。
让我们在花前尽情地喝酒,尽情地赏花,让我们尽醉而归吧。
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



清 明 时 节 思 人 生

黄庭坚的《清明》诗则别有一格,
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
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
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情,更是理,是人生之理。
全诗是这样的:


清 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
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
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
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顺便说一下,同样的清明节,诗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个叫高菊卿的诗人得到的结论是及时行乐。他写道:

……

日落狐狸眠家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他由人的死想到应该及时行乐,活着时吃到的才是真实的,
死以后的祭奠,“一滴何曾到九泉”,
九泉下的人是怎么也喝不到酒的。
这话固然不错,但是,这种想法,比起黄庭坚来,境界毕竟不高。


繁 华 尽 处 是 萧 瑟


清明相关的节日是寒食。
冬至经105天,就是寒食节。
寒节时不烧火,不举火而食,
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祓除不祥,
扫祭祖先坟茔。陈与义的寒食诗: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这首诗中充满着萧瑟、落寞之感。春天的景色倒是很美。
鲜花纷纷开放,装扮着田野,村边柳树绽芽了。

但是,由于作者客居在外,心景肃瑟,正是这个原因,
它写诗说,说“客居空佳节,莺宛转啼唱”,
过节是草草了事,(草草随时事)诗人自己仿佛回到了洛阳的故园。
但是,远处传来凄凉的笛声,诗人的心头充满了人生无奈的怅恨。


另一个和尚诗人仲殊写的一首寒食词
则透露出一种看透人生的顿悟之心:


诉 衷 情·寒 食

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这首词的前半阙,极写杭州西湖寒食节的热烈场面:
红花酒地,红船满湖,红男绿女,游人如炽,一派歌舞景象。

但是,下半阙在浓艳的背后,却透露出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冷峻的道理。

世界上乐极易生悲,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
繁华尽头处,悲哀暗暗来。
舞榭歌台,最后都变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全诗读来触目惊心。


清 明 诗 句 名 篇


《途 中 寒 食》(唐)宋 之 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 食》(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 门 即 事》(唐)张 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 明》(宋)王 禹 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 惟 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 食 上 冢》(宋)杨 万 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 行 即 事》(宋)程 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 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 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葬 祭 名 篇

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江 城 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
苏东坡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
醒来感慨系之,写这首词,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
此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行家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上片一开始,
作者并未以通常的写景、写情起头之手法,
而是直接进入叙事主题。

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
苏妻王井病逝汴京(今开封),
夫妻一生一亡正值十年。

因分离已久,茫然不知对方这些年如何渡过。
因此,“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不仅抒出生者的深哀至痛,也为后面的相逢应识打下了伏笔。

不思量,自难忘”出句貌似平淡,
却流露出夫妻间那种深挚的情分。

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潜作者的脑际,
不去想她,她也不会在心中抹掉。

下面点出亡妻的墓地。
“千里”指其坟葬在眉州彭山,
相距作者当时所在的密州(今山东诸城)已逾千里。

遥远的孤坟,即使寂寞,有贴心话想倾诉,
亦无法立刻赶到密州,岂不更添“凄凉”。

所以,用“十年”和“千里”,
将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
再加上夫妻间生死界限,
以此来强调作者对夫妻不能相见的无限沉痛的心情。

既然如此,那么只有在梦中沟通了。
但作者并未直接继续写梦,而是先宕开一笔,
用设想“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因为在这十年中,苏东坡仕途失意,
生活颠簸不定,神情疲惫不堪,
再加上年化而容颜哀老,
面貌自然变得使亡妻认不得了。

这上片的最后一句,
又将词推向作者隐痛的高潮,那悲凉的心境催人泪下。

下片进入昨夜的梦境,
然而作者下笔未将凄凉、伤慷的气氛继续下去,
而是忽地还乡回到新婚燕尔之情景,
小轩窗,正梳妆”。

作者清晰看到了真实美妙的画面,娇妻在窗前,
桌上放些花粉胭脂,对着铜镜梳妆打扮。

紧接着笔锋一转:“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句与上片“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呼应。

梦境虽不受时间、空间和生死界限的限制,
但即使真能相遇,也会因夫妻分离久远,
还由于情感波动,思绪如麻,话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淌不尽的泪水。这里写的不是梦境,而是人间真情。

最后三句是作者从梦中回到了现实,
作者料想在异地短松岗的墓地,
亡妻伴着明月,长年孤独悲伤地思念着丈夫。

作者以亡妻的断肠柔情,来表示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
作者写此词的高明手法是先叙事,再言情,
最后以写景结束,让人无一不为之动情。

这首词结构严密,直抒胸臆,淋漓酣畅,一气呵成。

在技巧上极尽曲折跌宕,起伏突变,
写梦前怀念感情深邃,含意丰富;
写梦中相逢情感执著,动人心弦;
写梦中相逢情感执著,动人心弦;
写梦后伤感用词朴质,寓情于景,一泻其妙。

这首词语言纯用白描,自然真切,
毫无斧凿之痕,用词凝炼深沉,音响凄历。
全词句句有声,与悼亡之情十分契合,
感染力非一般哀愁之作可相比。




清明.扫墓

(一)

如果真有灵魂
那么这里
一定比人间
热闹!



(二)

墓地中
走过

我活过了千百回



清明诗1


清明时节,四野俱晦。
悲风阵阵,愁雨霏霏。
鸟雀侧视,草木竦立。
举烛烧天,叩脑捶地。
既予人生,何置人死?
还我至亲,神明不理。
痛哉惜哉!歌以悼之。


清明2

雨疏风清柳婆娑,飞花不解行人色;
当时轻狂笑来世,如今黯然悲奈何。
冢前松柏相拂拭,新碑杂尘自销磨;
帖法右军成丧乱,始知人间有蓼莪。



清明

农历上的一棵青果
朦胧在细雨之中
她的情绪在萌生 鲜嫩的
忽一个早晨
窜进她的情感世界的人
不是湿透衣袖
也便沾满忧郁

翻过这页无言
小跑 艳阳高照
浓抹重彩的是热太阳下
老樟树和知了
还有渔塘还有小溪
耐着性子温和地守着
蒸发的午间
顿生厌倦蓝天白云

这是清明的高度
生命和憧憬逝去
季节轮回
唯一要做的是
在时下深纹的额头
去摘那棵青果

Dada Ante Portas - BLOOM

活力老外音乐视频

网页打开速度的心理学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没人愿意等待。

所以,没有访问者真的能够忍受一个打开速度极慢的网站。但是,网页打开速度到底对用户行为有什么影响,恐怕没几个人能够说清楚吧。

前几天,我读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献综述,感到非常别开生面。下面就是一点摘录。

网页打开的最佳速度

2秒!

许多研究都表明,用户最满意的打开网页时间,是在2秒以下。用户能够忍受的最长等待时间的中位数,在6~8秒之间。这就是说,8秒是一个临界值,如果你的网站打开速度在8秒以上,那么很可能,大部分访问者最终都会离你而去。

研究显示,如果等待12秒以后,网页还是没有载入,那么99%以上的用户会关闭这个网页,不再等待。

但是,如果在等待载入期间,网站能够向用户显示反馈消息,比如一个进度条,那么用户可以忍受的时间会延长到38秒。

对访问者的心理影响

根据一些抽样调查,访问者倾向于认为,打开速度较快的网站质量更高,更可信,也更有趣。

相对应地,网页打开速度越慢,访问者的心理挫折感就越强,就会对网站的可信性和质量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会觉得网站的后台可能出现了一些错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得到任何提示。而且,缓慢的打开速度会让用户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不得不重新回忆,这会进一步恶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个指标对电子商务网站尤其重要。载入速度越快,就越容易使访问者变成你的客户,降低客户选择商品后、最后却放弃结账的比例。

不过,网站反应速度也不宜太快,否则用户会增加与服务器互动的频率,这可能加大出现错误的概率。

一些实证结果

Google做过一个试验,显示10条搜索结果的页面载入需要0.4秒,显示30条搜索结果的页面载入需要0.9秒,结果后者使得Google总的流量和收入减少了20%。

Google地图上线的时候,首页大小有100KB,后来下降到70~80KB。结果,流量在第一个星期上升了10%,接下来的3个星期又再上升了25%。

Amazon的统计也显示了相近的结果,首页打开时间每增加100毫秒,网站销售量会减少1%。

宽带与窄带的区别

有研究显示,宽带用户比窄带用户更没有耐心。宽带用户愿意忍受的最长等待时间,往往只有4~6秒。

网站制作者必须记住,在ADSL条件下,3~5秒就能载入的网页,在窄带条件下需要20~30秒才能打开。因此,网页总的大小——包括图片、Javascript和CSS文件的大小——不宜过大,这样对宽带和窄带用户都有利。

(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ccess In A Pot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Dr. Anthony Fernando's Dare To Dream by anthony on 3/25/09

One of the best things you can have on your desk at work or on your kitchen table is a pot plant. Not only does it look great but, believe it or not, it can also be a valuable tool for achieving success in every area of your life.

So how can a simple pot plant help you achieve succes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laws of nature is this:

Anything that does not receive regular
attention will deteriorate over time.

If you think about this for a moment, you'll see that this law holds true not only for a pot plant but also for every area of your life:

  • If you do not pay regular attention to your health, it will deteriorate over time.
  • If you do not pay regular attention to your relationships, they will deteriorate over time.
  • If you do not pay regular attention to your finances, they will deteriorate over time

Having a pot plant on your desk is a great visual reminder of this fundamental law because if you don't water it regularly it too will deteriorate.

As you water your plant every few days, use this action as a trigger to remind yourself to review your health, relationships and finances on a regular basis.

A good way to reinforce this idea is to place something like the following on the base of your pot.

Sometimes as you water your pot plant you might realise that you haven't done any exercise for a few weeks.

At other times your may become aware that its been two months since you and your wife/husband have had some quiet time together.

Alternatively, your pot plant may also remind you that you need to review your finances.

As you can see, a simple pot plant sitting on your desk or kitchen table can be a great reminder to pay regular attention to the thing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 to you.

Until next time,

Dare To Dream!

Anthony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消费与消费统计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 蔺涛

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无论是对人民生活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消费?消费又是如何进行度量的?下面我们就请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和我们一起谈谈消费与消费统计。
主持人: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消费”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么究竟什么叫消费?消费的概念到底是指什么?请您给我们谈谈吧。
蔺涛:“消费”一词不是在消费社会才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消费”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和市场社会的确立才最终形成的。
对于消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4给出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说文解字》解释“消”与“费”为:“消,尽也,从水肖声”,“费,散财用也,从贝费声”,可见这两个字都有“用尽、耗尽”之义;在现代汉语中,消费一词是指“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消费就是把钱拿来买东西,就是通过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比如消费食物可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可以防御寒冷,外出旅游可以愉悦心情……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分配和交换等一系列的过程就进入消费领域,这些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真正成为商品,才能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消费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人们花钱购买食物、衣着和享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是一种消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消费;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的消耗、机器厂房的使用和劳动力的投入也是一种消费,这就是生产消费。我们通常讲的消费是指前者——生活消费,即最终消费,不包括中间消费。
消费又可以分为有形的消费和无形的消费,购买商品是一种消费,享受服务比如再教育、美容美发也是一种消费。所以消费又分为有形的商品消费和无形的服务消费。
人们实际消费支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吃、穿、住、用、行、烧等不同形式。这种划分比较具体,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这种分类,便于计算和统计,也便于进行比较。
主持人:如此看来,消费包含了种类繁多的各项活动,那么如果要了解消费情况的话,该如何进行度量呢?
蔺涛:这就要说到消费统计。消费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消费统计信息既是国家实现宏观管理、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城乡居民了解生活水平变化和企业安排生产的重要信息来源。所以,消费统计的职能和作用不仅表现在高层次决策方面,而且表现在反映人们生活消费情况这一基础层次方面。
主持人:也就是说消费统计既关系到国家宏观政策,也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生活,是这样吗?
蔺涛:是这样的。具体来说,消费统计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消费统计可以用来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我们通常把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或三大需求。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占据了主体地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新创造的财富中,大部分都是用于消费的,在一些欧美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80%,有的甚至在80%以上。相对于其它需求来说,消费是投资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所以它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通过对消费统计数据的分析,就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其二,消费统计信息可以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在研究家庭消费变化时发现一条规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其三,消费统计信息还可以用来反映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变化,指导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就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立足点。从我国的情况看,消费结构还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实行福利政策,从而引起了消费结构的畸形发展,这决定了我国居民的支出模式以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为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在住房、医疗等制度方面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企业要重视这些变化,尤其应掌握企业将进入的目标市场中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情况,输送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劳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主持人:那么消费统计具体是怎么开展的呢?它包含哪些统计指标呢?
蔺涛:目前在政府统计中反映消费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三类,即最终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类指标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最终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包括居民或政府等)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购买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不管这些商品和服务是从国内购买的还是从国外购买的,只要它是本国常住单位购买的用于消费的就算是最终消费支出。
我们一般把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称作最终消费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有多大比例是用于消费的。在GDP一定而且净出口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一个国家的GDP如果用于投资的部分多了,投资率就会提升,那么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就减少了,消费率就相对降低了。例如,2007年我国GDP为26.2万亿元,其中最终消费支出12.8万亿元,最终消费率为49%,这意味着在2007年每创造100元的财富,就有大约一半用于购买食物、服务、电器、休闲娱乐或社会公共消费等。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两部分。其中居民消费支出除了居民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之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比如单位以实物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等;政府消费支出包括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比如保障国家安全的国防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等,还包括像政府部门通过低价或免费的方式提供给居民的公共服务。2007年最终消费支出12.8万亿元,其中居民消费支出9.2万亿元,占71.8%,政府消费支出3.6万亿,占到28.2%,也就是说2007年总消费中,70%以上是老百姓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还有不足30%是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消费。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反映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它既包括城乡居民购买商品支出,也包括用于文化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还包括用于赠送的商品或服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指标是一个“人均”概念,即居民家庭成员平均每人的消费支出,而没有考虑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比如,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9997元,也就是说2007年城镇居民一年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全国平均水平为9997元,比2006年提高15%,比1978年翻了五番。但这个数只是一个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支出水平是不同的。比如,对于20%的低收入户,其消费支出只有4840元;而对20%的高收入户,其消费支出高达19300元,两者相差近3倍之多。
居民消费支出按用途可以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八大类等。 比如,在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9997元中,食品消费比重最大,占到36.3%;其次是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13%以上;衣着和居住支出所占比重都在10%左右。而且这一构成随着收入提高不断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居住、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医疗保健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居民消费支出并不是居民家庭的全部支出,居民除了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外,还有像购买或出售住房时交纳的各种税费、房屋维修基金等财产性支出,交纳的税款、捐赠和赡养支出等转移性支出,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等,所以消费支出只是家庭总支出的一部分,而不是家庭总支出的全部。比如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由上世纪90年代的90%下降到目前的74%,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行业企业(单位)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反映了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的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部总额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二是售给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服务性消费,只包括商品性消费。具体来说,包括:
1.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单位)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
2.餐饮业出售的主食、菜肴、烟酒饮料和其他商品。
3.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售予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书报杂志、音像制品、邮品等。
4.其他服务业出售的食品、烟酒饮料、服装鞋帽、日常生活用品、医药保健用品、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玩具、殡葬用品以及其他消费品。
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万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从商品流通环节购买的各种消费性商品为8.9万亿元。扣除社会集团消费,城乡居民人均商品性消费大约是4700元,这是1990年的9.3倍,是1978年的41.7倍。
主持人:这三个统计指标都是通过统计调查来获得的吗?
蔺涛:这个问题很好。最终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个消费统计指标有着各自不同的数据来源,并不都是通过统计调查获得的。
(一)最终消费支出是核算指标,它是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推算、加工而成的。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两部分,这两部分是根据不同统计资料分别推算得到的。其中,居民消费支出是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推算的,因为居民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比较紧密和稳定的关系,所以利用它们之间的这种比例关系进行推算。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是调查指标,来源于抽中的城镇居民住户和农村居民住户的记账资料。
城镇居民住户调查对象是城镇居民住户,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等距抽样的方法,分为省抽市、市抽居委会、居委会抽户等几个阶段进行抽取。抽中的样本户进行连续记账,样本户每3年轮换一遍,每年轮换1/3。
农村居民住户调查对象是农村常住户,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起点、等距的抽样调查,抽样时一般分为省抽县、县抽村、村抽户等几个阶段,全国共抽中857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35%,调查户6.5万多户。对于这些抽中的样本户采用连续日记账的方法。
这些住户调查资料逐级报到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直接根据这些调查户的基础资料汇总得到全国分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消费支出数据。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通过统计调查直接得到的,它是根据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相关统计报表搜集和加工整理而成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调查对象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即所有有零售业务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不仅包括从事零售活动的商业企业,也包括其他行业附营的从事商品零售的单位(如工业企业的商品销售部门),还包括个体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查采用全面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大企业逐一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报表方式上报,这类企业有9万多家;而对规模小企业和个体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这类调查对象有2000多万家,从中抽取10万多家进行调查,根据这10万多家的调查结果推算出小企业和个体户的消费品零售额。
主持人:在消费统计中,要怎么使用这三个统计指标呢?它们会对外公布吗?
蔺涛:我们的统计指标都是会及时对外公布的。由于这三个消费统计指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的使用和公布也各不相同:
(一)最终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作为核算指标,更接近理论意义上的“消费”的概念,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消费需求情况。所以进行深入分析时,一般使用最终消费支出这一指标,但这一指标的缺点是时效性差一些。
最终消费支出数据目前每年公布一次,每年5月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和9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会公布上年度的数据。
(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作为一个直接来自于城乡居民住户的调查资料,能够反映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更接近于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每季度公布一次,国家统计局网站在季后25日左右公布,在季后30日左右出版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也可以查到;年度数据在每年5月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和9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可以查到。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介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一个概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使用更为普遍。这是因为它能够及时、大体地反映全社会总的消费状况,更重要的是,这个指标按月发布,时效性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更及时地观察到消费需求的变动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数据一般在月后12日左右发布,季度数据一般在季后18日发布,月度和季度数据都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下个月30日出版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查到;年度数据在次年1月24日左右国家统计局《全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发布,还可以在次年2月底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月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和9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查到。
主持人:您一直在强调这三个指标具有不同的特点,您能具体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么?
蔺涛:好的。总的来说,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在统计口径上也有一些区别。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支出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最终消费支出既包括实物性的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如教育服务、交通和通信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娱乐服务等,另外最终消费支出还包括以实物形态获得的货物和服务消费、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自有住房的消费、自我服务的最终消费等,也就是所谓的虚拟消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包括商品消费,不包括服务消费和虚拟消费。另外,两者在商品消费范围上也不完全一致。具体区别如下: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服务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这部分;最终消费支出包括虚拟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这部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和外国住华使领馆人员的消费品,最终消费支出不包括这些消费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它们包括在货物和服务的出口中;最终消费支出包括我国临时离境人员和我国住外使领馆人员在国外购买的消费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这部分消费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居民的建造房屋用的建筑材料,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类建筑材料属于建筑活动的中间消耗,不属于最终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对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非政府单位的商品零售额,最终消费支出中不包括这部分商品的价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政府单位的小轿车、面包车、工具车、卡车等交通工具和电信设备、电影器材等机器设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这些交通工具和机器设备的购买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最终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包括政府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全部价值,即不仅包括政府单位在从事公共服务活动时所购买的货物(固定资产除外)价值,而且包括政府单位从事上述活动时所购买的服务、支付的劳动报酬和固定资产的虚拟折旧价值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只包括其中的货物价值。
最终消费更接近理论上所讲的消费概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完全是消费的概念,在使用中需要加以注意。从实际数据看,最终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存在一定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商品消费在整个消费的比重在减少,而服务消费比重在增加。但是,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比较接近。
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的变动趋势比较接近,而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月都有统计,能够很方便地对消费变动进行及时观测。所以,一般都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作反映消费需求变动的最重要指标。最终消费指标因为更加全面准确,对于更深入、更确切的分析作用比较大。
二是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具有自己的特点。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与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区别的就是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一个“人均”概念,即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消费的支出是多少,而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个总量概念,不仅考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而且考虑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比如我国最近几年每年新生人口在700万左右,这些新生人口要吃、要穿、要用,就要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另外,每年向城镇地区转移的农村人口大约有1000万人,这部分人口要比在农村一年多消费几百亿元的商品和服务。
从统计范围上看,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虚拟消费,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这部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社会集团消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这部分。
主持人:您之前提到,最终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我国消费统计中反映消费的三个主要指标,那么除了上述三个统计指标外,还有哪些指标与消费密切相关呢?
蔺涛:事实上影响消费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利率高低、分配状况等与消费密不可分,消费也直接受经济、收入、政策影响。
(一)居民收入
一般人的生活消费都是量入为出。收入增加了,消费也会相应有所增加;收入减少了,消费也会相应地有所减少。就是说,决定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的高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由消费倾向来决定的。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大。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总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它反映我们每年的收人中有多大比例是用于消费的。虽然每个人的消费倾向是不同的,但从一个国家来看,所有人的消费倾向合起来,其总体消费倾向变动相对比较平稳。如果把GDP看作一个国家的收人,可以用消费率近似反映一个国家的总体平均消费倾向。我国在近些年平均消费倾向都在60%左右。
边际消费倾向是在收入的增量中消费的增量所占比例,它反映我们的收入每增加100元钱,会从这增加的收人中拿出多少钱用于增加消费。相对平均消费倾向来说,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要大很多。比如1999年最高达到90%,而2002年在40%左右。
居民收入的变化,不仅影响消费总量,也影响消费结构。收入提高时,对一些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得较快,对另一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增加得较慢甚至减少。
(二)物价水平
由于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变化不大,同时可供人们消费的商品又总是以一定的价格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们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必须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和不同商品的价格水平,在各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消费支出与物价水平成负相关关系,即物价上升,人们花费同样数量的钱,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这样实际消费就减少了。
但是对于不同的商品来说,需要量随着价格变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有的商品价格稍有变动就会引起需求量很大的变化,有的商品价格变化较大也不会引起需求量多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它们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如粮食、食盐等;非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如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
(三)利率高低
利率的变化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是替代效果,就是说,利率的提高会使储蓄更加划算,人们可能会因此适当减少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以便将来消费得更多;二是收入效果,就是说利率提高了,储蓄收入等也会相应地增加,人们可以利用增加的收入来适当增加现在的消费。
一般而言,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替代效果大于收入效果;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收入效果大于替代效果。对全社会来说,虽然不是非常绝对,但多数情况下,利率降低有利于增加消费,提高利率则会抑制消费。
(四)分配状况
一般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较高,高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较低,也就是说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其收入用于消费的比重较高,而高收入者其收入用于消费的比重相对较低。比如,2007年城镇居民按照收入5等份分组,其中20%的低收入户每收入100元钱,其中90元用于消费性支出;而20%的高收入户每收入100元钱,只有不足2/3用于消费性支出。
所以,分配均匀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在收人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总的消费支出;而贫富差距的拉大,则不利于增加消费。
(五)居民预期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还受居民预期支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比较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居民预期未来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会明显增多,从而增加了储蓄,相应压缩了当前消费。
主持人:看来消费统计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那么您觉得我们在认识消费时应该如何使用这些指标呢?
蔺涛: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消费统计很重要的,但也很难统计。需要强调的是,不同指标反映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用途,也有各自的局限性。从不同角度观察,感受也不同。例如对于近年来消费水平的变化,高收入居民感受可能就明显些,中低收入居民感受就不那么强烈。这对于正确理解消费、正确使用消费指标、正确观察和认识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警告称2012年强太阳风暴将袭击地球(图) - 新浪网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地球 - Google News on 3/24/09


新浪网

科学家警告称2012年强太阳风暴将袭击地球(图)
新浪网, China
美国科学家日前警告说,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2012年9月22日午夜,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上空将布满了一道五彩斑斓的光幕。在像纽约这样的南部地区,很少有人能够看到这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让地球休“熄”一小时“地球一小时”活动邀你来参与 - 东北网



 
 

Sent to you by zhqiku via Google Reader:

 
 

via 地球 - Google News on 3/24/09


半岛网

地球休"熄"一小时"地球一小时"活动邀你来参与
东北网, China
东北网3月25日讯(于海宝记者高长利) 关爱地球,从我做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推广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将首次走进哈尔滨。呼吁市民、社区、企业和政府在3月28日晚8:30—9:30,熄灯一小时,以表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和支持。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
"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将举行 新浪网
众多高楼大厦将参与"地球一小时" 北青网
"地球一小时"活动进入倒计时北京已做好准备 环球网
网易 - 大洋网
all 191 news articles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